在当今全球化与民航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学科作为传播中国民航科技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为连接世界与民航人才的桥梁,已成为学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公共基础教育学院英语教学部以“复合知识、多元能力、民航素养、国际视野”为人才培养总目标,致力于将民航公共英语学科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高地,为培养国际化、高素质的民航专业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一、学科布局:多元融合,协同发展
英语教学部秉持“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理念,紧密围绕民航行业需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英语语言基础、丰富民航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民航公共英语学科建设旨在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同时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积极推动跨学科研究,致力于本学科在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民航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基础,强化特色
民航公共英语学科以“夯实基础,强化特色”为原则,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服务“通英语+精专业”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英语、英语口语,涵盖听、说、读、写、译等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ESP课程(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特殊用途英语”)包括民航特色英语语音、航空服务英语口语、民航应用英语写作、实用航空旅行英语等,紧密结合民航实际工作场景,培养学生在民航工作岗位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开设商务英语口语、英语词汇认知学习法、跨文化交际、职业英语视听说、英语电影鉴赏等拓展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三、师资队伍建设:汇聚英才,引领创新
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目前,民航公共英语学科教师团队共4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6人,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100%,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9人(含留学归国硕士研究生5人),另有兼职教师多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全国民航优秀教师”2人,民航国际化人才培养储备库入库3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获聘学校专业带头人2人,英语专业教学骨干教师13人,学校科研骨干4人。教师团队成员大多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民航行业背景。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行业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科研创新:聚焦前沿,服务行业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民航公共英语学科坚持“聚焦前沿,服务行业”的科研理念,一方面聚焦国内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另一方面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英语教学部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多部教材和专著,科研成果丰硕。英语教学部还积极与南航等民航头部企业、本地高新技术企业、政府机构等开展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共建民航教育培训资源,为航空公司、机场等单位提供员工英语培训、语言服务咨询等服务等方式,推动教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升民航从业人员英语水平,助力民航企业国际化发展。
五、教学改革: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民航公共英语学科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融合型一体化数智课程平台,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入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目前,学科建有《民航应用英语写作》、《大学英语口语》、《新形态民航英语口语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多门。
六、人才培养:以生为本,全面发展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英语教学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课程标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学科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与南航等民航企业及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开展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就业实习基地项目、建设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航空展会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文化推广、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锻炼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民航公共英语学科将继续深化学科建设,紧跟民航行业发展动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加强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为将学校建成我国民航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并最终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大学”而不懈努力,为培养更多适应民航国际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